胡卫平教授在“中国孩子最缺的是什么素养”讲座中指出:“影响学生创新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评价,如果我们评价的内容偏重于知识本身,老师就不会重视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不仅是一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工具,更是优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对教学起导向作用。遵循科学课程标准“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本文通过总结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小学科学区域评价模式的实践经验,从找准定位出发,围绕实验教学过程性评价、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操作评价和指向思维提升的书面评价三个维度,按时间轴阐述对小学科学区域评价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摸清“家底”,找准定位
区域科学教学基本状况调查。主要从学校科学教学软硬件“家底”、“实验的真实开展情况”、“科学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目的是为实验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详尽的参考数据。分析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实验室数量不够和仪器不足、教师自身发展要求不高、科学课堂教学模式陈旧等。
科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调查。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自身实验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科学学习。我们通过教师实验操作比赛、教具创新设计大赛,调研随堂听课等途径了解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发现专职教师专业水平较高,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是有能力的。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科学专职教师缺乏对于器材改进和创新方面的思考,从侧面反映出平时实验教学实践不够。二是兼职授课教师实验能力欠缺,部分兼职授课教师连做好演示实验都不会,主要靠讲实验和背实验。科学学科评价模式现状分析。区域科学评价模式相对单一,只有书面测试,且考查内容以识记为主,这导致学科教学方向偏离。因语文、数学教师在要求学生识记方面更胜一筹,部分学校领导偏爱安排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科学,有学校甚至将此安排作为科学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之谈。导致科学专职教师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带偏了科学教学方向,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理清思路,有序推进
实验教学评价的实施需要行政支持,才能稳步、有效、持续推进。借湖州市科学中考出台实验操作考查的“东风”,我们通过积极与南浔区教育局沟通,赢得行政支持,首次决定将实验教学评价纳入学校质量考核,进而有序推进和开展。
制定研究历程框架。制定试行方案,选取3所不同层次的学校作为基地校先行。评价方式的优化主要从“过程性评价”“学生操作评价”“书面测试评价”三个维度展开,每个维度间相辅相成共同助推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历程框架如图1。
定评价方案,研评价细则。确定和完善区域实验评价的方案,包括南浔区第一学期实验抽测试行方案和第二学期毕业班实验考查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要求、评价流程、评价标准五部分。凸显“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操作评价与纸笔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三大特点,使评价更综合。
第一学期小学科学实验抽测评价——改革试行阶段。依据方案,过程性评价占30分,重点检查实验开设率,分教师自评、学校评价、区域评价三个阶段。区域评价时考查组在教师自评和学校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开设佐证资料和学生座谈进行核实。依据学期初已公布的实验数量和具体实验目录,如果学校分组实验开出率在60%以上,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合计开出率在80%以上的,本项评价得分为100分,每相差一个百分点扣1分,最后折算成过程性评价30分中可得几分。现场实验操作分值为30分,抽测前一天公布抽测年级和现场操作实验名称,器材各校自备。书面纸笔测试分值占40分,测试时间为期末。三个维度的评价结果汇总后作为学校科学教学质量考核依据。
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毕业班实验操作评价——全面推进阶段。毕业班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考查由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学生覆盖面更广,全区全体六年级学生参加考查。开学初下发考查通知,考查前一周召开考查工作会议,提前一天公布实验内容范围。为确保实验考查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前期做好考查人员安排、时间安排、场次安排、巡视安排、成绩登记表、抽签号样表、实验记录单、考核表和评分细则等;成立以副局长为首的巡视组、骨干教师组成的考查组、以校长为组长的各校考查工作组。学生通过抽签方式抽取实验内容,按照第一批学生考查时,第二批学生完成检录和实验抽签,依次进行,整个考查过程严谨、有序、公平、公正。
开“处方”,促改善——反馈提升阶段。每学期考查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各校抽测情况汇总和分析表,对每个学校的实验教学优缺点整理、汇总,并及时通过教学工作会议将情况反馈给学校,旨在通过精准“把脉”,开“处方”、促改善。根据评价反馈,邀请优等学校进行经验分享,通过同伴引领,缩小差距,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做好实验评价的固化、微调、革新
固化开展实验评价为常态。在各校对科学实验开始重视的前提下,乘势而上,固化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两次实验考查为常态工作。当然,评价不是目的只是途径,我们建议教师将实验自觉融入每堂科学课中,使实验教学成为区域小学科学教学的常态。
微调评价方案与实际相适应。每年进行评价方案的微调,使其始终与区域科学教学实际相结合。实验开设情况从最初的保障“量”逐渐向关注“质”迈进。现场实验考查也从“操作能力考查”向“问题解决能力考查”过渡。如“电磁铁实验”,最初的考查要求是做一个电磁铁,判断它是否具有磁性?之后的考查要求为: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一个能吸起10枚回形针的电磁铁,并检测磁极等。现在的考查要求为:设置一个情境,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选择材料并制定方案,完成实践任务。通常还会设置一些特殊情况等,观察学生的临场发挥和表现,评价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的设想是: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旨在发展思维,提升素养。
革新书面评价助推实验教学。推进实验过程性评价和学生操作评价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变革书面评价,发挥好纸笔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遵循小学科学课程特点,我们从“着眼学科基础”“基于真实情境”“指向实践能力”“关注思维发展”四个维度革新书面评价:题型以选择和探究为主,探究题重点考查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指向学生思维能力。探究题答题的基本策略是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使得科学课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实验评价的成效与反思
自2016年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已构建起符合南浔区区域特色的实验教学评价方案。形成南浔区小学科学探究实验评价要求和评价细则,使科学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多年的实验教学评价实践使得区域小学科学领域收获颇丰。
科学队伍专职化加快。科学专职教师通过卷入式学习,教学成绩稳步提升。无法胜任实验教学的兼职授课教师被“淘汰”,学校认识到建设好小学科学专职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近年来,区域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人数增长明显加快,实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科学队伍的专职化。
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更新。实验评价改革撬动科学教学方式变革,助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优化。通过对各校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发现南浔区小学科学教学模式革新了,“说实验”“背实验”的教学习惯得到有效遏制。教师们认识到科学课必须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把准了学科教学方向。
教师专业素养稳步提升。实验教学评价促使科学教师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能,同时为教师专业发展拓宽思路。近年来,许多教师在实验教具改进、实验类论文和课题、实验类比赛、创新试题命题竞赛等方面多次获得省市区各级奖项。
学生素养“落地”践行。注重实验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这是实验评价的终极目标。调查发现区域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也发生改变,学生会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2022年7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改进结果评价,在改进纸笔考试的同时,探索推广实践性评价。这是解决新时代实践新问题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区域评价融合成一个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系统,确保小学科学教学良性、科学发展,学生素养稳步提升。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2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C) 2014- focus.dzxc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版权所有:大众焦点网 本站部分信息资源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来函说明! 邮箱:boss_11@teag.net